李郑屋邨古墓
苏屋邨的历史
苏屋邨也属于屋邨计划之一,在1960年至1963年相继建成。而黄家驹老爸是1960年搬入的,属于第一批住民,当时被分配在茶花楼3层的88号。所以,门牌号标注为"388"。
苏屋邨外景
看过《大时代》的朋友,应该对这种公屋有印象。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申请的,是有条件的。方展博一家和"小犹太"一家,也是等了好几年,才有资格搬入公屋的。
屋邨内部
公屋内部的样子就像是"筒子楼",中间一个过道,两边都是人家。每一家的面积也很小,大概30平米左右。别看小,其实,在寸土寸金的香港,能有个三十平米的房子,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。千万不要被港片所迷糊,香港不是人人都住别墅的。
明星的摇篮
苏屋邨的位置
大家通过地图可以看一看"苏屋邨"的位置,背后,北面就是"尖山",与"狮子山"一脉相承。往南走十几个路口就是大海。可谓是风水宝地。所以,别看是个邨屋,但出过不少名人呢!
最出名的"许氏四兄弟",许冠文、许冠武、许冠英、许冠杰就住在苏屋邨的"荷花楼"。许冠文是周星驰之前,香港喜剧界的领军人物,没有之一。许冠杰更是香港第一代"歌神",他曾经说过,苏屋邨是他一生中最灿烂的地方。
许冠杰与beyond
蔡少芬住在"石竹楼"。此外,还有音乐人周启生、四大癫王之一的蔡枫华,刘晓庆前男友伍卫国,还有"古惑仔"中的"大天二"谢天华,1994朱茵版《射雕英雄传》里"杨铁心 "的扮演者林嘉华等等,都是这个"小区"的。
蔡少芬
蔡枫华
伍卫国
周启生
谢天华
林嘉华
大家看一看小区的平面图,就会发现,"苏屋邨"的楼房并不是整体一栋栋的,而是有很多形状,比如"一字型"、"L形"、"Y型"等。而且这种形状的设计,在香港尚属首次,是经过专业的建筑师设计的。由此可见,政府对于兴建屋邨是重视的。充分考虑了屋邨的通风、交通、娱乐、规划等条件,而不是单单的建成一个个单调的筒子屋。否则,香港会多处几个"九龙城寨"。
最右边上面一栋为“茶花楼”
公屋的性质,决定了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,邻里之间关系很融洽。过年过节,各家还会给孩子们派红包。而因为家里地方小,楼下公园里的娱乐设施,就是他们经常玩耍的地方。
我们看家驹与加强小时候的照片,就会发现,他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就是后面的"尖山",小区里的"滑梯",还有画有蓝天美景的"燕子亭",家驹和家强小时候就经常攀爬燕子亭,现在的家长允许吗?要是被发现,还不得被揍个半死?
家驹家强经常攀爬的“燕子亭”
如今,60年过去,家驹与家强的屋子早以拆了,"苏屋邨"还在,但已经是重建之后的了。
儿时的家驹与加强
介绍完家驹居住的小区,那他小时候的生活怎么样呢?那时候没有录像,只有照片,我们只能通过照片来猜测了。家驹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,但年薪应该低于12万港元,因为只有低于这个数,才有资格申请公屋。所以说,家驹的家庭在当时的香港应该属于中产阶级,不富也不穷。
家驹家强“套装”
通过他们的穿着发现,黄妈妈是个比较"在行"的人,给儿子买衣服都是成套的,不是那种随便乱搭,甚至打赤膊的那种。而是衬衣、短裤、小皮带、小袜子配备很齐全。偶尔,黄妈妈还会带着他们去茶餐厅吃个饭啥的。综上所述,家驹童年的日子应该过的不是很紧张。
再有,既然有照片可以拍,那说明相机已经普及到平民家庭,虽然不一定是家驹家的,但反正不是政府给拍的。鉴于兄弟三个年龄差距较大,我比较倾向于是家驹的哥哥给他们拍的。所以,照片上,我们很少见到兄弟三个的合影。
邻里和谐、家庭温馨、兄弟和睦,所以,家驹的童年是没有生活的压力的,这一点比周星驰强。
家驹是一个平民,和我们一样,他的成功,不是靠谁的背景,也不是靠突然的好运。那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硬打拼出来的。完全是在时代背景下,靠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与不平凡的坚持努力得来的。
其实,每次看家驹童年的照片,是我最难过的时候。造化弄人,谁能想到,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孩,长大后会福缘浅薄,竟至早夭。如果,家驹不爱音乐,像他爸爸一样,做个普通的工人,他还会英年早逝吗?可是 ,如果那样,他还是我们的偶像吗?
也许,冥冥中真的有天意。家驹像个天使,来到人间,做他应该做的。教化比给与更富有意义。如果,我们能从家驹的身上学到博爱、奋斗、努力、坚持,自由、和平,那家驹短暂的一生就是值得的。那我们就是合格的粉丝。
问一下自己,作为黄家驹的歌迷,我们盲目吗?
END
声明:文字全属本人手打,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私信告知,我会立即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