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二上反切兒氏切頁碼第35頁,第6字續丁孫
𡭗異體尒、尓、尔
詞之必然也。从入、丨、八。八象气之分散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𡭗之言如此也。後世多以爾字為之。」按:今作「尔」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尒』字是戰國時代興起的簡體字,它是截取繁寫的『爾』字的上部而造成的一個簡體字,用法和繁寫的『爾』字相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三反切而俾反頁碼第114頁,第4行,第2字述
辭之必然也。從入、丨、八,八象氣之分散。
鍇注臣鍇曰:「爾,詞者,言之助也。《禮》曰:『鼎鼎爾,悠悠爾。』是必然。凡今試言爾則敷上脣,收下脣,气向下而分散也。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二上反切兒氏切古音第十五~十六部頁碼第192頁,第3字許惟賢第85頁,第6字
䛐之必然也。
段注䛐今作詞。《說文》字體本作䛐。尒之言如此也。後世多以爾字爲之。凡曰果爾,不爾,云爾,莞爾,鏗爾,卓爾,鼎鼎爾,猶猶爾,聊復爾耳,故人心尙爾皆訓如此。亦有單訓此者。如《公羊》焉爾之爲於此,《孟子》然而無乎爾,則亦有乎爾是也。語助有用耳者。與爾絶殊。三國志云生女耳是也。耳之言而已也。近人爾耳不分。如《論語》女得人焉爾乎。唐石經譌爲焉耳。《詩・陳風》箋梅之樹善惡自爾。宋本譌爲善惡自耳。皆是也。古書尒字。淺人多改爲爾。如《手部》引《論語》鏗尒,《考工記》揱尒,小徐本不誤。是也。
从丨八。八象气之分散。
段注从丨八。與小同異。
入聲。
段注今本無此二字。上文作从入丨八。此依《韵會》所引小徐本訂正。入聲在七部。而尒在十五十六部閒者。於雙聲求之也。兒氏切。
白话解释尔,丽尔,犹如靡丽。字形采用“冂、”会义,表示孔格交织,“尒”作声旁。“尔”字与“爽”都采用“”作边旁,造字构思相同。
尒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64頁,第5字2陳昌治本第102頁,第3字3黃侃手批第92頁4說文校箋第46頁,第6字5說文考正第38頁,第6字6說文今釋第138頁,第3字7說文約注第261頁,第2字8說文探原第660頁,第2字9說文集注第214頁,第3字10說文標整第26頁,第6字11標注說文第45頁,第6字12說文注箋第364頁,第1字13說文詁林第1958頁【補遺】第16274頁14通訓定聲第2455頁,第3字15說文義證第109頁【崇文】第433頁16說文句讀第136頁17說文新證第80頁,第2字18章授筆記第55頁,第4字19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626頁,第1字20古字釋要第102頁,第3字